阅读辅助
上虞区“五大行动”大力促进民营企业安全发展

发布日期:2019-03-26 09:58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应急管理局 字号:[ ]
分享:


民营企业作为上虞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一些民营企业经营比较粗放,在安全生产领域存在不规范,甚至不合法的行为,在目前加强监管执法的背景下面临很大压力。为此,上虞区应急局围绕“保障安全,促进发展”的根本目的,贯彻“一手抓监管、一手抓服务”的理念,将服务融于安全监管,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生产服务和保障。

一、不断优化企业营商环境。自“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来,区应急局通过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办事流程、缩短办理时间、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梳理涉及企业和群众办事的行政审批事项18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8项,其他权力事项9项,审核专报1项)均已进驻便民中心,且这18个事项已经全部开通浙江政务网上办、移动办,让企业“少跑腿”。近期,结合“三服务活动”,又进一步加强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已累计走访中小企业253家次,帮助解决、协调处理问题170余项。

二、深入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区应急局狠抓安全生产巡查检查,针对重点节假日、特殊季节时段以及重大活动期间安全生产实际,集中部署开展安全生产综合整治行动,组织实施专项督查检查工作,并通过建立隐患发现辨识、风险管控、隐患整治、评估考核、齐抓共管五大工作机制,形成了引导和倒逼、管控与整治互相促进的闭环式安全管理模式。截至2018年底,全区智慧安监信息平台企业建档总数为2632家,上传隐患8778条,整改隐患8690条,整改率达99%。

三、扎实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区应急局积极致力于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方针政策和服务导向,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安康杯”竞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安全生产法宣传周”等专题活动,广泛运用各类媒介、平台,加强对安全生产、消防知识和逃生自救常识等的宣传,不断强化企业安全防范能力。同时,针对民营企业个体化差异大和对培训内容侧重点不同,开展了 “百堂安全课程” 三服务活动,通过“线上平台宣传+线下集中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开设100堂安全课程,向基层(重点是中小企业)提供课程菜单,点单式送课上门。授课内容聚焦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实务和应急救援和消防安全等三大块,旨在全面补齐中小民营企业安全、消防及应急救援方面的短板,提升企业的安全水平。

四、全面加强安全监管执法。为促进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区应急局不断提高政府部门履职水平,既按照国家宏观政策方向,在微观执法过程中,又根据安全隐患的轻重程度、整改的难易程度,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按照“检查就是执法、执法就要严格,违法就要处罚”的原则,依法依规分类开展监管。同时,对安全生产违法违规典型案例予以通报曝光,通过发挥震慑作用,强化警示教育,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民营企业自身发展营造良好、公平的生产安全环境。  

   五、充分发挥社会化力量。为解决民营企业数量多、企业不会查、查不好,政府监管难等问题,区应急局积极引入具备资质的中介机构开展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帮助民营企业解决隐患排查、整改等实际困难,并通过上门“传帮带”,提高企业员工、管理层乃至领导层的安全管理意识和能力。目前,由政府签订社会化服务合同20余份,合同金额近500万元,对企业进行安全“会诊”,并支持鼓励中小企业自行购买社会化服务。另一方面,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定期开展现场学习、交流座谈、“互比互看互学”活动,引导民营企业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同时,加强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已达标的企业进行“回头看”工作,督促已达标的企业将标准化工作长久运行下去,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能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