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应急管理局优化服务环境助高质量发展 | |||||
| |||||
诸暨市应急管理局紧紧围绕“三服务”精神,在办事流程上做“减法”,在优化服务上做“加法”,在推进干部作风建设上做“乘法”,着力优化服务环境,为促进诸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一是优化审批环境。全体班子成员与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金属冶炼企业等重点行业领域共30家企业代表进行座谈,虚心听取企业对诸暨市应急管理局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听取意见后,市应急管理局立即整合工作资源,修订相关审批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了优化行政许可受理、审查、报批、决定等各个环节,将原来内部审批所需5个环节压缩至3个环节,将原来需要集体讨论26项行政许可事项压缩至9项。 二是优化宣教环境。诸暨市应急管理局注重信息化宣传,对辖区内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组建微信群,定制应急管理抖音群,定期转发一些企业好的做法,鼓励学习,转发一些事故案例,警示企业管理层人员,以及各类相关条例法规和新闻。利用局公众号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安全生产的视频短片等,要求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熟知,并转发至企业内部微信群,让广大职工参与其中,在参与中得到教育,强化劳动者安全意识,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三是优化服务环境。机构改革后,应急管理局积极转变工作方式,提升执法人员服务意识,坚持刚性执法与柔性服务相结合,在文明执法、优化服务中提高执法效率,加强事前指导服务,委托第三方机构在危化、煤矿和非煤矿山等领域开展安全生产大培训、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等工作,借助专家的技术优势服务企业。今年以来,共邀请116人次专家对存在较多安全隐患的重点监管企业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帮企业查“病情”、找“病因”、开“良方”,共同探讨安全生产隐患问题解决方案,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四是优化干部执法队伍环境。着力加强应急管理干部执法队伍建设,大力开展法制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定期举办法律法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塑造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对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根据执法计划开展企业安全检查,采用“掌上执法”系统进行公开公正执法检查。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