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辅助
疫情不灭,我们不退!嵊州市应急管理局用行动筑牢疫情防控“钢铁长城”

发布日期:2020-02-11 09:25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应急管理局 字号:[ ]
分享: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嵊州市应急管理局迅速进入疫情防控阻击战“战时”状态,奔赴疫情防控抗战第一线,积极开展各项应急保障工作。

市应急管理局会同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调拨应急物资军大衣190件,由市应急管理局分三组赴乡镇配送应急物资,支援由市委组织部组建的“驰援一线、同行防疫”应急突击队11个组的105名队员和贵门乡、谷来镇、金庭镇等三个山区乡镇县际卡口值勤人员。

“你们24小时守在这里,现在天又冷,真是太辛苦了,向你们致敬!你们守护我们,也希望我们带来的军大衣可以温暖你们。”在贵门乡,范奇军和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乡镇人员亲切交谈。“老百姓的健康平安是我们战斗的动力!社会各界人士这么关心我们、支持我们,我们没有理由不冲在前、干在前。”正在值勤的工作人员说。下一步,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市应急管理局还将统筹做好应急物资调拨工作。

在这场与疫情的搏击中,我们一同见证了责任,见证了使命,也见证了应急人超越“小家”、成就“大家”的高尚境界。

病毒无情人有情 爱心口罩暖人心

面对疫情蔓延的严峻形势,听说北郊社区里的老人都买不到口罩,市应急管理局张程很快行动起来,他多方打听,从各种渠道订购了300个口罩,挨家逐户将口罩送到北郊社区里的老人手中,同时向老人们宣传新型冠状病毒的危害及防控措施,提升大家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参与“万名党员进社区”行动中,在卡点值勤时遇到未戴口罩出行的百姓他也会赠送一些口罩。“特殊时期,希望我的口罩能带给大家多一点保护。”当被问到为什么这么做时,张程说他看到一些老人对于疫情的防控意识往往比较差,没有出门戴口罩的习惯,而且即使有也没有地方可以购买到。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疫情防控做一点贡献。 疫情让我们在空间上保持距离,却让我们在心灵上贴得更近。

岗位就是战位 责任至上 我将无我

市应急管理局祝晓军,推介上岗人员,平时负责应急指挥中心平台的管理与维护,不仅懂网络技术,工作责任心又非常强。从1月22日市委设立市防控指挥部起,他主动承担应急管理局交办的艰巨任务,放弃春节假期,蹲守疫情防控总部,迅速为指挥部接通指挥中心和各办公室网络通信、电话,全身心保障指挥部电力、电话、电信三通正常。一丝不苟,他默默守护着电网中枢正常运转;夜以继日,他保障着网络的安全运行。像他一样的应急人还有很多,他们独自承受着24小时连轴转的身体之累,也忍受着与家人分离的相思之苦,但他们深知他们的岗位就在这里,他们肩负着嵊州百姓的平安健康,必须抱定“毕其功于一役”的决心、以“我将无我”的舍身精神,守好岗、尽好责,全身心扑在抗击疫情的工作一线。

疫情当前 他以战斗精神驰援“疫”线

市应急管理局年轻干部王俊,曾在2015年和2018年两次参加第18批、第21批赴刚果(金)维和分队,经历了当地抗击埃博拉疫情战役。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当前,他不怕艰苦,主动报名参加市“驰援一线、同行防疫”应急突击队,到距离市区40公里外的乡镇主干道和市区街道社区等卡口轮流值勤。在值勤岗位上他既坚持原则,又不失耐心,更充满温暖。在街道社区值勤时,他认真负责,不漏一车一人。拦到一名老妇前来探望居家隔离的儿子,他耐心劝返并告知社区;遇到一位菜摊营业主(嵊州户籍)开车进来,由于刚搬运重物消耗体力导致体温上升,他劝其静坐观察测量5次,直到体温37.1度才放行;想到单位同事后半夜值勤天气寒冷,他从家里找出3个暖风机,在钉钉群联系各个点位,主动开车给同事逐一送机到点,送上了他对同事最贴心的温暖。尽管戴上口罩,遮住了面容,但他敢挑重担,勇赴一线的战斗精神却始终昭示着一名应急人的社会情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