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辅助
诸暨市创新“五共”边界联防联控模式全力打好疫情防控协同战

发布日期:2020-02-14 09:47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应急管理局 字号:[ ]
分享:


诸暨市境内现有高速检查站14个、国省道市际卡点5个、国省道以外公路卡点34个,火车站和水运卡口各1个,卡口总数占绍兴市1/3以上,卡口查控压力巨大。为减轻县级边界管控压力,诸暨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最多跑一次”的理念运用到卡口查控中,按照市级协调、镇级协同、村级联动原则,探索建立“五共”边界联防联控新模式,做到管控共抓,全力打好疫情防控协同战。

一是卡口共建。对县际边界,探索实行“共同出资、共同建设、共同使用”的卡点建造模式,将原来的“各自设卡检查”改为“一个口子管控”,既节省建设经费、避免重复检查,又解决“村民泥石封路”等以封代管乱象,实现了管控和保畅有机统一。同时,对边界村与村之间的羊肠小道由相邻村党员干部联合管控,确保卡口无盲区。目前,已与周边萧山、富阳、东阳、浦江、义乌、桐庐等县市区的16个镇31个村合建卡口29个。

二是力量共组。按照“应整尽整、应合尽合、可联尽联”的原则,整合力量共同参与防控。如与毗邻的义乌、浦江公安机关试点探索基层“三地四所”防疫联盟,目前设卡警力交叉支援累计8次,有效解决力量缺乏难题。组建边界村“村村联盟”,开展联防联控,节省约2/3管控人力。

三是信息共享。由边界两地公安机关负责组建“疫情信息微信群”,严格实行流入地、流出地“双向管控”工作机制,做到人员往来信息即时互通、管控情况每天交流,并按属地原则对亲戚往来及时劝导,对过境人员相互监督,减少人员流动。对重点疫区人员及时发现、通报、核查、管控,做到“一地发现、多地通报、联合防疫、共同行动”。目前,已共享信息400余条,落实预警性信息50余条。

四是保障共担。主动与周边县市区建立边界查控物资属地互补共担机制,实现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资资源共用、互援互助。加强警戒带等应急保障装备物资储备,建立高度统一、相互支援、分工协作、快速反应的协同应急保障机制,确保设卡执勤警力专心作战、专业作战。自机制建立以来,未发生突发性物资短缺情况。

五是问题共化。主动与周边县市区建立属地镇街定期会商机制,共同应对防疫难题。如针对近期返工后跨区域上班人员大量互流带来的查控压力,组建特定人员信息库和常态人员信息群,对群内人员实行“职工自律、企业负责、公安监管”的三方管理机制,提升卡点通行效率。如店口派出所与萧山进化镇派出所对接建立两地往来人员微信群,为辖内企业的萧山职工开通“绿色通道”。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