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迭代升级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 全面守牢安全风险防范“最后一公里” | |||||
| |||||
2023年11月,全省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至此绍兴经验在全省推广。一年来,我市持续谋深做实乡镇一级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基层末梢安全风险防控网“越织越密”,安全生产形势“越来越稳”。今年生产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体系上去,事故下来”目标成效初显。 一是细化架构夯实“组织力”。创新试点推广“应消联勤党支部”工作制度,即由乡镇应急消防工作分管领导任组长,各站所办线负责人为组员,并由应急消防站统筹协调,按照每周条线内部会商,每月分管领导调度研判、条线联动巡查检查,每季度乡镇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应急消防工作,形成风险防控合力,目前,全市各镇街应消联勤党支部累计开展联合巡查5600余次,发现隐患1200余处,处置周期较以往缩短1-3个工作日。 二是站队融合提升“协作力”。始终坚持“站队一体、深度融合”高标准建设要求,今年新增投入1.2亿元,对76个应急消防管理站、专职消防队办公场所分散、办公面积不足或办公条件落后的,进行选址新建或原址扩建,同步推动50个镇街的应急消防管理站与专职消防队(或国家队)“物理融合、合署办公”,已建站队融合率达92.6%,融合率居全省首位,真正实现“防”与“救”有机结合,日常协作效率进一步提升。 三是一网管控强化“处置力”。依托“141”基层治理体系,构建镇街班子领导+应消站所(办线)+村居(社区)三级网格,同时打造完善“基层应消应用”,一网整合危化工矿、消防等9类市场主体,协助支撑基层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实现风险隐患研判分析、闭环销号。目前,全市已纳管市场主体40.2万家,督促完成隐患问题整改100万个,隐患自主处置率97.8%。 四是群防群治增强“防范力”。探索推动社区党员、志愿服务者、小区物业等社会力量作为基层应消队伍补充力量,吸纳外卖员、快递员等“移动哨点”,扩大基层治理网格,有效提升村社一级风险发现处置效能。如上虞区探索组建“商社联盟”自治组织,鼓励外卖员、快递员等在日常收派件时主动识别并上报安全隐患及违法线索,今年2月,该区一名快递员在投送包裹时发现相邻商铺燃具起火,及时呼叫并协同小区保安成功处置险情。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