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实施基层应急消防“站队融合升级”筑牢安全风险防线 | |||||
| |||||
今年以来,我市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推动镇街应急消防管理站与专职消防队(或国家队)“物理融合、合署办公”,实现应急消防工作更融合、联动更快捷,目前已建站队融合率达92.6%,融合率居全省首位。 一是盘活闲置场地。对全市54个有专职消防队建设任务或有意愿新建改建的乡镇(街道)开展实地考察调研,摸排了解各辖区内闲置场地底数,重点聚焦闲置校舍、闲置公安派出所或空闲厂房等场所,梳理形成“站队融合”建设清单,按照“一镇一方案”要求,推动新建改造。目前,已有50个乡镇(街道)完成合署办公并投入使用。 二是整合资源共享。根据站队建设要求和辖区风险分布情况,对应急消防管理站、专职消防队建设场所、执法装备、抢险工具等进行统一梳理盘点,科学设置办公用房、合理配备专业装备,比如值班室共用、抢险装备共享等,确保高效使用、降本增效。整合应急消防监测预警、指挥调度等信息系统,实现站队数据实时共享、互联互通。 三是推进业务协同。编制乡镇(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专职消防队规范化建设运行细则,实行副站长兼任队长或指导员,明确站队人员职责分工、工作任务,突出协同作战,并由应急消防管理站站长统筹站队力量,联动开展安全检查、宣传教育、应急救援等各类行动和任务,今年以来,乡镇(街道)应急消防站队依托“基层应消应用”开展开展联合巡查5600余次,发现隐患1200余处,处置周期较以往缩短1-2个工作日,融合体系运行成效进一步提升。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